学习充电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职场“能量”,而不恰当的、不合时宜的“充电”不仅不能储能,反而会让你的能量泄漏。
案例:充电不成,直接被“断电”
Tommy在一家国有期货公司担任合同执行。在入职后500多个工作日里,日复一日都在做重复单调的合同制定和跟踪工作,里面那些条款Tommy早就烂熟于心。这时候的他,心里开始打起了算盘:我对制定合同的流程非常熟悉了,要是在市场策划和管理方面做点功课,可以换个更好的工作,拿更高的薪水,不久事业便可如日中天。
Tommy先后报了初级商业培训班和领导力训练的课程。生活一下变得繁忙起来,开课两周后他便感到精力不够。下班了要赶着拥挤的地铁去培训点上课,有时晚餐也来不及吃,就得坐在课堂上狂写笔记。周末的休息时间也大大缩水,他开始感到疲惫,并在一次合同制定中弄错了一项条款,挨了上司的批评。
这还只是刚开始。因为精力不够,大错小错、健忘症在Tommy身上接二连三地出现,而他不仅没有警觉,反倒是想在同事和上司面前显露自己策划的才能,好分散他们对他犯错的注意力,一个这么有“才”的人犯点小错又算什么呢?
就在Tommy沉浸于自我小宇宙时,突然响起一道晴天霹雳——因连续工作失误,人力资源部通知提前解约——他被炒鱿鱼了。同事们私底下都以为他最近工作不太上心,很可能是已经找好了下家,实际上他既没有找好新的工作,眼前的工作还眼眼睁睁的说没就没。
Tommy说:“离职时,上司告诉我,本来还想多培养提拔我的,但因为工作中连续出现的失误对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才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到头来,别说学习充电,连工作都丢了。
专家分析:“泡沫培训”泄露四大能量
参加培训,及时充电,有助于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找新工作时也能增色不少,让自己在职业道路上能更加自信,可是,充电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合适宜的充电只会变成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到底我们在“泡沫培训”中漏掉了哪些能量呢?某CCDM职业规划师闫岭认为,充电不当可能造成四大能量“泄露”:
一、时间和精力
很多人认为,参加培训当然会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怎么能算漏呢?有人认为,在一段时间内,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再生资源,因此优化利用资源,并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是至关重要的事。工作之余参加学习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学习的内容对眼下的工作作用不大,并且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让你在工作时感到疲惫、反应慢、精力不集中,显而易见,你的能量已在泄漏。
二、关键业绩
为了去上培训课,你可能不得不提前请假下班;为了考试和背书,以往的晚上是要和客户交流联络感情的时间,现在也让步了。一个月下来,业绩完全不尽人意。
三、升职机会
公司在给你升职机会前,都会给你压以重任,这既是给你机会,也是对你能力的最后评估。面对这样的挑战,应该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尽心尽力才是。如果此时,为了去上培训课,你一边急急忙忙的处理手中的工作,一边连公司的策划讨论会也缺席,这样“不靠谱”的人,公司怎敢提拔你以担重任呢?与其找一个能力稍逊色,但对公司的工作全心全意的人,不是更好么?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升职,瞬间就化为泡影。
四、在职锻炼
做好本职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培训课。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是对工作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还有什么样的培训课会比在职锻炼更贴合你目前的发展呢?参加一些旁枝末节的培训,反而减少了你在职锻炼的机会。
专家支招:三大标准帮你优选充电项目
如何优选培训项目,让自己通过充电真正提升能量呢?某首席职业规划师提出了三大衡量标准,检验你的培训课程是否适宜:
首先,是否有利于当前的工作成长。
在各种商业宣传和考证风潮的影响下,参加培训的初衷很可能被这些外界因素所干扰。被夸大的证书效用,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培训效果,都让学习培训变得急功近利。你更应该冷静应对,培训和学习首先是要对当前的工作有所帮助才是有价值的,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这样的成长更迅速。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切莫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无关痛痒的学习上。如果你参加的培训对眼下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请慎重!
其次,是否有利于长期的职业生涯发展。
判断对长期发展是否有利,基于你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并在这个定位上有一条可行性很高的发展通道,只有参照这条发展路径才能判断你的培训课是否紧紧围绕着你的发展方向。
再次,时间精力能否合理分配。
这一条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大家所遗忘。当被工作和培训弄得疲惫不堪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会考虑这个培训学习是否合理,只是想着交了钱不能浪费,硬着头皮死撑。到头来,本职工作没有做好,就连培训班的学习也一知半解,两头都一无所获不是很狼狈么?在参加学习培训前,就要认真评估时间和精力是否够分配,做好工作和学习的安排和规划,逞强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职场就像战场,优胜劣汰竞争激烈。不断精进技能、丰富知识,就像不断升级武器装备,才能打一场又一场的硬仗。提醒即将参加培训学习,或已投入学习中的职场人,如果定位不清晰,目的不明确,没有围绕最终的“作战目标”进行操练和准备武器,那最后岂不是白白“流血流汗”,还打了一场败仗么?